中秋时节月饼香
发布时间: 2009-10-14                                                                          访问次数: 1291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在古代又叫“仲秋”、“夕月”、“秋夕”,而在现代又有“八月节”,“团圆节”、“月饼节”的俗称。中秋时节天高气爽,月光清朗,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明月今宵多”,是对中秋节月华的最好概括。我国在先秦时期祭拜月亮就已经岁时化,《国语.周语》所谓的“秋暮夕月”,便将月祭定在秋月。此外,《礼记》中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之载,可见在汉前祭月就已制度化了。中秋成为节日,定在八月十五日,不晚于北宋。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当时虽有了“中秋节”,却未提及“月饼”,可能当时还没有月饼,至少它还没成为特定的中秋节物。

       月饼究竞始于何时?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指的是一种加糖和油酥的小圆饼,可视作月饼的雏形。到了南宋,正式出现了“月饼”的名称。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中有“月饼”二字,这是一种带馅的蒸制的食品,与今日月饼大不相同。此外,南宋临安一带的“市食”中还有“七色烧饼”,这种用果仁、饴糖、油酥烧烤成的圆饼,与后世月饼已略相近。当代在苏北农村中仍有八月十五日自家烧烤糖饼或馅饼的风俗,实为中古“月饼”的遗制。

       将月饼用作中秋佳节的馈赠礼物和食物大约形成于元末明初。明沈榜《宛署杂记》载:
    “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此外,明代《酌中志》也载:
    “八月宫中赏秋海棠。自初一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

        可见,明代的“月饼”除自制外,亦有从市中购得者,且有高档的,须费重金方得购取者。月饼的出现,民间多传说与元末农民起义有关。有说,朱元璋号召百姓以挂旗禳灾为由,蒙过元兵,将义旗藏于饼下相互传送,至中秋节家家挂出大明的旗帜,元兵不战自溃。又有说,张士诚利用民间在中秋节相互馈赠月饼的风俗,在饼下放着一方小纸, 上书“杀鞑子”三字,百姓见之,遂于中秋之夜揭竿而起,从此苏式月饼下便有了衬纸。传说虽不可全信,但透露出一条文化信息,即月饼的最后形成大约在元末明初时期。

        至清代以后,月饼形制多样,名称迭出,有圆形、月牙形、方式者、多角式、椭圆形等,其大者“饼圆如三尺月,厚径寸而高致夺目。”月饼的精致引发了不不文人墨客的吟咏,清人袁景澜《咏月饼诗》云:
     “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争霜,蒸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

       月饼品种的名称因图案或配料也多样而富有诗意,例如“嫦娥奔月”、“西施醉月”、“三潭印月”、“银河夜月”、“东坡腾皓”、“银河映秋”、“五仁罗汉”、“冰片莲蓉”、“凤凰西山”、“宝鸭穿莲”等等。近年还出现了用黑米,黑木耳,黑豆,黑芝麻,海带等黑色配料制作的“黑宝月饼”,用凤梨、榴梿制作的“水果月饼”,用金丝燕的燕窝制作的“宫燕月饼”,台湾甚至还出现了用纯金打制而成的“黄金月饼”。每块竞重达一百六十克。

       月饼是岁时食品,是交际礼品,也是拜月的供品。拜月是妇女们的风俗活动,因月为太阴,是女性的保护神,故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禁忌。昔时拜月多在庭院或厅廊之中,妇女在供桌上燃起红烛,点上斗香,供上月饼,并陈放瓜果、芋艿等时鲜果蔬,以愿月常圆,祈人团圆。穷人家买不起月饼的,就自制糖饼,或买盖有“月光饼”三字的圆形饼皮,以供敬月或食用。乡野农民们则将月饼与年成联系起来,让小孩子手拿着自制的红枣圆饼或芝麻糖饼于中秋月夜在室外边吃边唱:
       唱月来,唱月来,来年日子好过来;唱月饼,念月饼,明年是个好年景!
     月饼成了他们祈盼丰收、幸福的象征。

      在台湾,中秋节还有夺“状元饼”的风俗,将月饼当作讨彩的吉兆。所谓“状元饼”,是指包括广式、潮式、苏式和宁式等风味配套而成的大小六十三个月饼,每套包括一个“状元饼”,一个“榜眼饼”,一个“探花饼”,八个“进士饼”,十六个“举人饼”,三十二个“秀才饼”,还有“贡生饼”、“童生饼”、“白丁饼”若干。各饼大小不一,“状元饼”最大,直径一尺余,而最小的“白小饼”只有硬币般大小。中秋节晚上全家人相聚掷骰子,以点最多者得“状元饼”,最小者得“白丁饼”。饼成了游戏性的卜赏和获吉兆的彩头,反映了文人士族之求对民间风俗的渗透。

       民间之所以将月饼视作团圆、丰收、吉祥的节物,根源于对月的神秘观念及有关神话传说的影响。月有阴晴圆缺,是“死则又育”的再生不死之物。月亮神话传说中的嫦娥、桂树、吴刚、蟾蜍等也无不带上了月亮的特性,突出着“不死”的主题。《淮南子》曰: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窍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娥就是“嫦娥”,她虽因孤独而怅然,但因偷吃了不死之药而与月共存。

   《酉阳杂俎》载: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刚,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棵月桂所具的“树创随合”之性,实际上就是“不死”之性。至于吴刚,是个“学仙有过”之人,而仙人本指长生不死之人,“仙”旧写作“僊”,即迁往异境之人,吴刚既已到了异境,脱离人寰,虽有过失,但已成“仙人”,因此也有了“不死”之性。蟾蜍在月本是月影的误会,但蟾蜍有冬眠春甦之性,如月有圆缺之变,同有生死往复、常生再育的神能,故也附会于月,成为月中的神物。可见,月亮及其“月中之物”,在文化观念上都有着“不死”的主题。

       月之“不死”指其常圆,月圆表生,月缺为死,圆缺的变化被看作是一个生育的过程。因此,中秋月饼多取圆形,以月之团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团圆兆人之常生。月因常生育在神话思维中被赋予了护佑人间生育和地物生长的神能,故妇人祈拜之,农人亦加祭祈。不过,月饼除了文化上象征,首先还是作为一种岁时性食品,而食品是不分性别、职业的,更何况月饼配料上乘,制作精细,何人不爱呢?每当月饼飘香之际,我们每个人都会睹物生情,沉浸在节日的喜气中。

信息提供: 东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 陶思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