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发布时间: 2009-10-12                                                                          访问次数: 6275

国名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面积  356970平方公里。
人口 8205.7万(1997年底)。主要是德意志人,有少数丹麦人、吉卜赛人和索布族人。有750万外籍人,占人口总数的9%。通用德语。居民中33.7%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3.2%的人信奉罗马天主教。
首都 柏林(Berlin),人口344.5万(1997年底),年平均气温约8.6℃。
国家元首  联邦总统约翰内斯· 劳(Johannes Rau),1999年7月1日就任,任期5年。
简况 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并濒北海和波罗的海。海岸线长1333公里。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平均气温7月14~19℃,1月-5~1℃。
公元962年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1871年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建立魏玛共和国。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被美、英、法、苏四国占领。1949年5月23日西部颁布《基本法》,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
政治 1999年德国内政形势跌宕起伏。联合执政的社民党和绿党在上半年黑森州及欧洲议会选举连续失利后,又在秋季举行的萨尔、勃兰登堡、图林根、萨克森、柏林等州议会和一系列市镇议会选举中再受重挫。主要反对党基民盟则连连告捷,不断将社民党从上述州政府挤出或与之分权。民社党在东部影响进一步扩大,形成与基民盟和社民党三足鼎立之势。红绿两党接连失利,使红绿政府失去了在联邦参议院的多数地位。但年底自基民盟前主席、前总理科尔违反德有关法规私设秘密帐户接受捐款的丑闻爆光后,基民盟形象严重受损,红绿政府所获民意支持率重新上升,处境趋于改善。
1999年德国重要选举具体结果如下:2月7日黑森州选举,基民盟得票43.4%(+4.2),获50个议席(+5);社民党39.4%(+1.4),46席(+2);绿党7.2%(-4.0),8席(-5);自民党5.1%(-2.3),6席(-2)。基民盟与自民党组成执政联盟取代红绿政府上台执政。6月6日不来梅州选举,社民党得票42.6%(+9.2),获47个议席(+10);基民盟37.1%(+4.5),42席(+5);绿党9.0%(-4.1),10席(-4)。社民党与基民盟继续联合执政。6月13日欧洲议会选举,基民盟/基社盟得票48.7%(+9.9),获53个议席(+7);社民党30.7%(-1.5),33席(-7);绿党6.4%(-3.7),7席(-5);民社党5.8%(首次突破5%门槛),6席。9月5日萨尔州选举,基民盟得票45.5%(+6.9),获26个议席(+5);社民党44.4%(-5.0),25席(-2);绿党3.2%(-2.3),自民党2.6%(+0.5),均未进入议会。基民盟取代社民党单独执政。同日,在勃兰登堡州选中,社民党得票39.5%(-14.6%),获37个议席(-15);基民盟26.4%(+7.7),24席(+6);民社党23.6%(+4.9),22席(+4);德意志人民联盟5.2%,5席;绿党1.9%(-1.0),自民党1.7%(-0.3),均未进入议会。社民党与基民盟组成联合政府。9月12日图林根州选,基民盟得票51.0%(+8.4),获49个议席(+7);民社党21.4%(+4.8),21席(+4);社民党18.5%(-11.1),18席(-11);绿党1.9%(-2.6),自民党1.1%(-2.1),基民盟得以单独执政;9月19日萨克森州选举,基民盟得票56.9%(-1.2),获76个议席(-1);民社党22.2%(+5.7%),30席(+9);社民党10.7%(-5.9),获14席(-8);绿党2.6%(-1.5);自民党1.1%(-0.6),均未进入议会.基民盟继续单独执政。10月11日柏林州选举,基民盟得票40.8%(+3.4),获76个议席;社民党22.4%(-1.2),42席;民社党17.7%(+3.1),33席;绿党9.9%(-3.3),18席。基民盟和社民党继续联合执政。
   【宪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于1949年5月生效。1956、1968年曾作过较大修改。1990年8月两德“统一条约”对《基本法》某些条款又作了适应性修订,10月3日起适用于全德国。《基本法》规定,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外交、国防、货币、海关、航空、邮电属联邦管辖。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
【议会】  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联邦议院行使立法权 ,监督法律的执行,选举联邦总理,参与选举联邦总统和监督联邦政府的工作等。每届任期4年。参加联邦议院的各党议员分别组成议会党团。本届联邦议院于1998年9月27日选出,共有665名议员。各党席位分配为:社民党294席,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246席,联盟90/绿党46席,自民党43席,民社党36席。议长沃尔夫冈·蒂尔泽(Wolfgang Thierse,社民党),1998年10月26日当选。联邦参议院参与联邦立法和对联邦的行政管理施加影响,维护各州的利益。按各州人口比例由各州政府指派3~6名州政府成员组成参议院,共68席。议长由各州州长轮流担任,任期1年,总统因故不能行使职权时代行总统职务。现任议长为库尔特·比登科普夫( Kurt Biedenkopf),萨克森州州长,基民盟),任期至2000年10月31日。
【政府】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部长若干人组成。现政府由社民党和联盟90/绿党于1998年10月27日组成。有16名内阁成员,其中社民党12名,绿党3名,无党派人士1名。联邦政府主要成员是:总理格哈特·施罗德(Gerhard Schroeder,社民党),副总理兼联邦外交部长约施卡·菲舍尔(Joschka Fischer,绿党),联邦财政部长汉斯·艾歇尔(Hans Eichel,社民党),联邦经济与技术部长维尔纳·米勒(Werner Mueller,无党派),国防部长鲁道夫·沙尔平(Rudolf Scharping,社民党)等。
【行政区划】德国行政区划分为联邦、州、地区三级,共有16个州,14808个地区。各州的名称是: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柏林、勃兰登堡、不来梅、汉堡、黑森、梅克伦堡-前波莫瑞、下萨克森、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莱茵兰-法耳茨、萨尔、萨克森、萨克森-安哈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图林根。其中柏林、不来梅和汉堡是市州。
【司法机构】联邦宪法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主要负责解释《基本法》,监督《基本法》的执行,有16名法官,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各推选一半,由总统任命,任期12年。正、副院长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轮流推举。现任院长尤塔·林巴赫(Prof.Dr.Jutta Limbach,社民党)是联邦宪法法院迄今第一位女院长。
此外设有联邦法院(负责民事和刑事案件)、联邦行政法院(负责一般行政司法案件)、联邦惩戒法院(负责公职人员违纪案件)、联邦财政法院(负责财政案件)、联邦劳工法院(审理劳工案件)、联邦社会法院(审理社会福利纠纷)和联邦专利法院(审理有关专利问题的案件)。
    各级法院设检察机关,任务是对违法、犯罪提出起诉,但不受法院的管辖,不干预法院的审判工作,也不独立行使职权,而受各级司法部门的领导。联邦行政法院设联邦最高检察院,由联邦检察长和数名联邦检察官进行工作。现任联邦检察长凯·内姆(Kay Nehm)。
【政党】德国实行多党制,主要有以下政党:
(1)德国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社民党。主要执政党。1875年由德国工运中的拉萨尔派“全德工人联盟”同倍倍尔-李卜克内西派“德国社会民主工人党”合并而成。纳粹时期被取缔,1945年10月重建。有党员约78万人。主席格哈特·施罗德(Gerhard Schroeder)。
(2)联盟90/绿党(Bündnis 90/Die Grünen),与社民党联合执政。1993年5月由德东部联盟90/绿党和德西部绿党于合并组成。现有党员约4.8万人,理事会设两位具有同等权利的发言人,现由君达· 勒斯特尔(Gunda Roestel)和安切·拉德克(Antje Radcke)担任。
(3)基督教民主联盟(Christlich-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简称基民盟。最大在野党。1945年12月成立。现有党员约63.6万人。1947年以来与基社盟结成姐妹党。1949~1969年,1982~1998年执政。主席安格拉·默尔克(Angela Merkel)。
(4)基督教社会联盟(Christlich-Soziale Union in Bayern e.V.),简称基社盟。在野党。1945年10月成立,只在巴伐利亚州设有组织。现有党员约18.9万人。主席埃德蒙特·施托伊伯(Edmund Stoiber)。
(5)自由民主党(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简称自民党。1948年12月正式建党。现有党员约7.1万人。主席沃尔夫冈· 格哈特(Wolfgang Gerhardt)。
(6)民主社会主义党(Partei des Demokratischen Sozialismus),简称民社党。前身是民德统一社会党。1990年2月改为现名。党员约11万人。主席洛塔·毕斯基(Lothar Bisky)。
(7)德国的共产党(Deutsche Kommunistische Partei),1968年成立,前身为1956年被禁止的德国共产党,目前党员约6100多人,海因茨·施蒂尔(Heinz Steher)和鲁尔夫·普里默尔(Rolf  Priemer)担任党理事会发言人。
(8)共和党(Die Republikaner),1983年成立,现有党员约2.3万人。自称是“社会、爱国主义政党”,政治上右倾激进,主要争取工农选民,反对外来移民。1992和1996年进入巴符州议会。主席鲁尔夫·施利雷尔(Rolf Schlierer)。
【重要人物】约翰内斯·劳:联邦总统。1931年1月16日生于德国乌佩塔尔市。出版专科学校毕业,曾在基督教青年出版社任董事、经理。1950年结识了曾任联邦总统的古斯塔夫·海涅曼,深受其思想影响,1952年参加由海创建的“全德人民党”,并在该党解散后随海加入社民党。1958年当选北威州议会议员,历任社民党乌佩塔尔市议会党团主席,社民党联邦理事会成员,社民党北威州主席,1982年起任社民党联邦副主席。1969年任乌佩塔尔市市长。1970任北威州科研部长,1978年起任该州州长20年。1999年5月当选德国总统,同年7月正式上任。在任北威州州长期间多次访华。爱好文学艺术和集邮。妻子克里丝蒂娜·劳(Christina Rau)。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格哈特·施罗德:联邦总理。1944年4月7日生于德国北威州的德特莫尔德。1966年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法律并获律师资格。1963年加入社民党,1978年至1980年任社民党青年组织联邦主席,1980年至1986年当选为联邦议员,1989年起为社民党主席团成员。1990年当选为下萨克森州州长并两次连任,其中后两次是领导社民党单独执政。1998年10月出任联邦总理。1999年4月当选社民党主席。信奉基督教。妻子多丽丝·科普夫,有一女。
经济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位居欧洲首位,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为第三大经济强国和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贸易国。1999年德国经济实现1.5%的低速增长。进出口分别增长4.1%和2.1%。国内设备投资增7.3%。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分别增加1.8%和0.4%。财政赤字459亿马克,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通膨率为0.6%,均系德统一以来最低水平。但另一方面,1999年德平均失业人数仍达410万,社会福利支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国债总额达1.5万亿马克(其年利息耗去1/4税收),东部经济效益依然欠佳。为解决长期困扰德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德政府1999年底推出了”德战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节支及税改计划,基本得到国内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1999年德国经济主要数字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38716亿马克(约合19358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47182马克)。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5%。
汇率(1999年底):1美元=2马克。
货币名称:德国马克(德文D-Mark),1马克=100芬尼。
通货膨胀率:0.6%。
失业率:10.5%
(资料主要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
【资源】德国是自然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2/3的初级能源需进口。天然气产量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1/4。硬煤的探明储量为2300亿吨,可采储量约240亿吨;褐煤可采储量约940亿吨;其他矿藏的探明储量为:钾盐约130亿吨,铁矿石16亿吨,石油5000万吨,天然气约5000亿立方米。东南部有少量铀矿。森林覆盖面积为107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29%。水域占2%。
【工业】1998年,工业净产值10620亿马克。工业就业人数约1152万,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30.1%。工业结构及特点:(1)侧重重工业。汽车和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部门是支柱产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其他如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2)外向型。主要部门的产品一半或一半以上销往国外。(3)工业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大约2/3的工业企业雇员不到100名。众多的中小企业专业化较强,平均技术水平较高。(4)垄断程度高。占工业企业总数2.5%的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占有工业就业人数40%和营业额的一半以上。
德东部地区工业主要有机器制造、化工、光学仪器制造、褐煤和钾盐开采,轻纺和食品加工等部门,集中于南部和中部地区。
近几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年  度              1996    1997     1998
天然气(亿兆瓦小时)2.01     1.97     1.93
无烟煤              4820    4679     4164
汽油                 396     408      438
柴油                4626    4419     4678
取暖油              1345    --     1246
水泥                3585    3597     3638
小轿车(万辆)       470     475      544
塑料                1000    1121     1162
纸                   919     819      834
电视机(万台)       688     160      181
啤酒(亿升)         109     109      107
(资料来源:1999年《德国统计年鉴》)
【农牧业】  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1998年共有农业用地1726万公顷,约占德国土面积的一半。农林渔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1.7%,农产品销售收入607亿马克,比上年增加1%,其中231亿马克来自农作物,占38%,375.9亿马克来自畜牧业,占62%。农产品可满足本国需要的80%。农业人口102万,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2.4%。有农业企业53.6万个,以中小企业为主,绝大部分占有的土地少于50公顷。林业面积800万公顷,有林业企业15.6万家。
近几年德国主要农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年度                 1996     1997      1998
谷物                4213.6    4548.6      4457
马铃薯              1310.0    1166.0      1133
甜菜                2606.4    2576.9    2678.7
水果                 110.9      94.8     121.8
葡萄酒(亿升)         8.6       8.3     10.62
蔬菜                   240       222       229
猪存栏数(万头)    2428.3    2479.5      2355
牛存栏数(万头)    1576.0    1522.7    1596.5
牧畜屠宰量           499.2     489.2     428.3
牛奶                2877.9    2870.2    2837.7
海洋捕鱼              22.7      --
(资料来源:1999年《德国统计年鉴》)
【服务业】包括商业、交通运输、电信、银行、保险、出租房屋、旅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部门,1996年产值17449.6亿马克,占国内总产值的49.3%。1997年,服务业从业人数为1437万,占总就业人口的37.5%。
【旅游业】旅游业发达。每年有大量国内外游客在德国旅游。1998年德国有各种旅馆5.4万家,床位240万个,旅游过夜人次共2.9亿,其中外国人3447万。旅游业收入289亿马克,德国人出国旅游支出825.7亿马克。
【交通运输】德国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是全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全面发展,但以公路为主,公路密度为世界之冠。1998年,德国货运总量38.17亿吨,其中公路占77.8%,铁路8%,内河6.2%,海运5.6%,管道2.4%,航空0.05%。客运总量97.16亿人次,1760亿人公里,其中铁路占17.9%,公路81%,航空1%。
铁路:1998年铁路总长44823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9088公里;有机车13357辆,客运车厢14137节,货车皮21.82万节;客运量18.02亿人次,626亿人公里;货运量3.06亿吨,736亿吨公里。
公路:公路总长约4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3万公里,高速公路长度居世界第二。1998年中全国注册机动车共4976.3万辆,其中小轿车4171.6万辆,卡车241.5万辆。1998年公路货运量为29.68亿吨, 2574.47亿吨公里;客运量为78.07亿人次,759.04亿人公里。
水运:1998年,德国拥有远洋商船844艘,总吨位809.8万吨,货运量2.17亿吨;全国主要海港吞吐量为2.13亿吨,其中汉堡港区吞吐量为6958.3万吨。内河航道总长7467公里,有各种船舶5192艘,货运量2.3亿吨。内河港口吞吐量2.8亿吨。
空运:航空运输业发达,1997年共有航空企业371家,1998年共有各种商用飞机1665架。1998年航空客运量10700万人次,货运量190万吨。航空运输业营业额275.6亿马克,主要航空港货物吞吐量205.6万吨;法兰克福机场是世界主要航空港之一,进出港旅客和货物吞吐量分别为4265.2万人次和135.7万吨。
管道:输油管道总长2460公里,1997年输送原油8739万吨,131.5亿吨公里。
(资料来源:1999年《德国统计年鉴》)
【财政金融】1998年德财政赤字为842亿马克,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2.2%。1997年公共债务额高达22320亿马克,占国内生产总值61.3%。1998年联邦、州、市镇三级政府财政收入17861.85亿马克,支出18344.08亿马克。
近几年联邦政府财政状况如下(单位:亿马克):
年度     1996    1997    1998
收入     4143    4175    4555
支出     4929    4810    5121
赤字      785     635     566
(资料来源:1999年《德国统计年鉴》)
截止1997年底,德国黄金外汇储备为1167.9亿马克,其中黄金储备约合136.9亿马克。至1997年底,德国在国外总债权31529亿马克,债务为30368亿马克。
   德国主要银行:(1)德国联邦银行,1948年成立,是德国的中央银行,决定国家货币政策、负责货币发行并管理外汇黄金储备,1998年底总资产额为3805亿马克。(2)德意志银行,1870年成立,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1998年11月29日,该行收购资产总额在美国占第八位的信孚银行后,资产总额高达8200亿美元,超过瑞士联合银行,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3)巴伐利亚抵押联合银行,1997年7月21日,巴伐利亚联合银行和巴伐利亚抵押和汇兑银行宣布进行合并后,总资产达7430亿马克。(4)德累斯顿银行,1872年成立,1998年底资产总额达7148亿马克。(5)商业银行,1870年成立,1998年底资产总额为6380亿马克。
【对外贸易】德国是世界贸易大国,全国近1/3的就业人员为出口行业工作。1986~1990年,德国的出口额曾为世界第一,从1991年起次于美国。外贸长期顺差,1997年为1165亿马克。1998年德国出口9501亿马克,进口8140亿马克,外贸盈余1361亿马克,创统一以后的新纪录。近几年来外贸情况如下(单位:亿马克):
年  度   1996    1997    1998
出口额    7889    8886    9501
进口额    6904    7721    8140
差额       985    1165   1361
(资料来源:1999年《德国统计年鉴》)
德国出口业素以质量高、服务周到、交货准时而享誉世界。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机械产品、电气、运输设备、化学品和钢铁。进口产品主要有机械、电器、运输设备、汽车、石油和服装。主要贸易对象是西方工业国。1998年进口的54.2%、出口的56.4%来自或销往欧盟国家。
1998年同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和进口情况(单位:亿马克):
年度  出口额 进口额 差额
法国     1058     901   157
美国      893     673   220
英国      819     562   256
意大利    704     633    70
荷兰      650     656    -6
比、卢    539     459    80
奥地利    501     321   180
瑞士      426     325   101
西班牙    384     283   101
日本      183     407  -224
(资料来源:1999年《德国统计年鉴》)
【对外投资】1998年,德国在外国直接投资1460亿马克。截止1996年底,德国在国外直接和间接投资4462.7亿马克,主要集中在西方工业国家,为3810.7亿马克,占对外投资总额的85.4%;其中在欧盟国家投资2350.6克,在发展中国家投资445.6亿马克。
【对外援助】官方对外援助主要以财政合作(提供优惠贷款)和技术合作(免费派遣专家、提供设备及培训人员等)方式进行。1950~1996年官方对外援助累计2592亿马克,1997年官方对外援助为93.2亿马克,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25%。其中用于双边发展援助为63.1亿马克,非洲为24.1亿,占双边发展援助总额的38.2%;亚洲20.5亿,占32.5%;中南美洲8.19亿,占12.9%;东南欧1.8亿,占2.8%。1997年德提供财政和技术合作援助约33.9亿马克,一般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工业和农业建设项目。
【外国资本】1998年外国在德国直接投资为350亿马克。1997年底,外国在德国直接间接投资累计2744亿马克,比上年增长8.6%。投资主要来自美国(679.4亿马克)、荷兰(568.9亿马克)、瑞士(334.9亿马克)法国(277.9亿马克)、英国(180亿马克)、日本(153.4亿马克)。从70年代中期以来,外国在德国投资增长低于德国在国外投资的增长。外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商业、化工、金融、电子技术、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部门。
【著名公司】(1)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Daimler-Chrysler AG),1998年由戴姆勒-奔驰公司与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并而成,主要生产各种车辆、飞机发动机和内燃机等。公司雇员总数42万,年产汽车超过400万辆,销售额达2340亿马克,在世界汽车行业排名第三。董事长于尔根·施雷姆普。通讯处:Daimler-Chrysler AG 70546 Stuttgart 。(2)西门子股份公司(Siemens):1847年成立,主要生产经营各类电气设备、电子元件等,1998年销售额1177亿马克,董事长海因里希·冯·皮勒。通讯处:Siemens AG 80333 Muenchen。(3)大众汽车股份公司(Volkswagen),成立于1938年,主要生产销售各式汽车、发动机和有关配件,1998年销售额为1343亿马克,董事长费迪南特·皮耶希。通讯处:Volkswagen AG  38436 Wolfsburg。(4)赫希斯特公司(Hoechst),1863年创立,主要生产经营药品、染料等。1998年12月1日,该公司医药部门与法国的罗纳-普朗克公司合并,新成立的阿文提斯公司将是世界最大的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董事长于尔根·道尔曼,通讯处:Hoechst AG 65926 Frankfurt。(5)巴斯夫集团(BASF):又称巴登苯胺苏打公司,1865年建立,主要经营石油、化工产品和药品等,1998年销售额541亿马克,董事长于尔根·施特鲁伯。通讯处:BASF AG 67056  Ludwigshafen 。
人民生活 1998年德国国民收入28483亿马克,人均约34700马克。西部地区中等家庭的平均月收入为5862马克,近74.9%用于各种消费,其中饮食占15.2%、房租占22%。每100个中等收入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数字如下:轿车96辆,电话99.5部,电视机97.5部,录像机86.9台,电脑54.3台,冰箱75.6台。东部中等家庭月平均收入为4854马克,相当于西部地区的84.5%。每100个中等收入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数字如下:轿车98辆,电话96.5部,电视机98.6部,录像机80.9台,电脑48.8台,冰箱72.8台。1997年,德国共有住房3705万套(所),人均居住面积37.9平方米。医院2258所,病床58.04万张,平均每千人有病床7张。1997年共有医生28.7万人,平均每千人有医生3.5人。
军事  德国联邦国防军成立于1956年1月。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联邦安全委员会,联邦总理任主席。军队和平时期由国防部长领导,战时由联邦总理任军队最高统帅。联邦国防军总监为军队最高指挥官,现任总监冯·基希巴赫(von Kirchbach)。国防政策的最高目标是确保德国的和平、自由和独立,并规定联邦国防军是一支纯粹防御性军队,实施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不掌握和谋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行义务减少役制,服役期10个月。
德联邦国防军现有33.8万人,其中陆军23.3万人,海军2.7万人,空军7.7万人。目前德政府正酝酿对联邦国防军进行改革,计划减少兵员,增加投放境 外的快速反应部队。
1998年,国防预算总额为466.8 亿马克,占联邦政府财政年度预算的10.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军人人均开支约13.8万马克。全国人均军费约569马克。
1998年北约在德驻军:美国57000人,英国28200人,法国11700人,荷兰3000人,比利时2000人。
文化教育 教育和文化艺术事业由联邦和各州共同负责,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教育规划和职业教育,并通过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协调全国的教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和进修方面,主要立法和行政管理权属于各州。全国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由联邦政府予以资助。对外文化交流由外交部负责协调。
【教育】大、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发达。实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教科书等学习用品部分减免。小学学制4~6年,中学学制5~9年,高等学校享有一定自主权,原则上实行自由入学,对部分学科规定名额限制。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即职业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中的实践相结合。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普及。教师为终身公职人员,必须受过高等教育。
1997/98年度德国有各类学校及学生、教师数字如下:
项目           学校(所)学生(万人)教师(万人)
各类中小学  42822    1014.7       66.7
职业学校     9593     254.9      11.52
1997-98年度
大专院校      349     181.3       41.9
1997/98年度德国著名高等学校情况如下:
高等学校   建校年份     学生数      留学生数
科隆大学      1388       60703        5452
慕尼黑大学    1472       58297        5533
明斯特大学    1780       45226        2570
柏林自由大学  1948       41649        5079
柏林工业大学  1799       29153        5162
洪堡大学      1810       31442        3175
海德堡大学    1386       25971        3748
(资料来源:1999年《德国统计年鉴》)
【新闻出版】新闻出版事业十分发达,报刊种类繁多。1997年出版的日报和周报共444种,1620个地方版和地区版,由380个出版社和135家编辑部出版发行,总发行量约为3240万份,人均报纸拥有量占世界第四位,仅次于日、英和瑞士;杂志1600多种,总发行量约1.4亿份;各种专业刊物8000多种。1994年德国有新闻出版企业2661家,从业人员26.3万。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是《图片报》,1997年7月达450万份。其它全国性大报的发行量如下:《南德意志报》,40.45万份;《法兰克福汇报》,40万份;《时代》周报,46万份;《世界报》,21.69万份。最大的地方性报纸是《西德意志汇报》,发行量116万份。时事政治性周刊《明镜》发行量103万份,《明星》画报125万份。大报业托拉斯施普林格报业集团垄断了全国报纸出版量的1/5。
通讯社:(1)德意志新闻社,1949年成立,为私营股份有限公司,下设报纸、广播和电视新闻200多个部门,属于世界大通讯社之一。总社在汉堡,图片新闻编辑总部在法兰克福。在波恩设有一个联邦分社,在国内其它50多个城市设有分社或编辑部,在80多个国家派驻记者或聘用撰稿人。是德国大众传媒的主要消息来源,其客户包括500余家国内的和750余家国外的新闻单位及大量非新闻机构。德新社通过卫星、电传等通讯手段用德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发稿,每天约发6万字,内容包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德国日报中的采用率达99%。(2)德意志电讯社:1971年成立,总社在波恩,主要向国内报纸提供新闻稿,对外只用德文向瑞士、卢森堡发消息,德统一后,该社与前民德的德通社合并。此外还有一些专业性通讯社:福音教新闻社、体育新闻社、联合经济新闻社等。
全国主要广播电台:(1)德国广播电台,由联邦政府和州广播电台出资兴办,主要负责对国内广播;(2)德国之声电台,1960年成立,总部设在科隆,由联邦出资兴办,用包括中文在内的31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此外还有11家州电台。
全国主要电视台:(1)德国电视一台(ARD),由各州电台、德国广播电台和德国之声电台组成德国广播协会,共同经营,播放全国性的“第一套节目”及地方性的“第三套节目”;(2)德国电视二台(ZDF),是德国最大的电视台,1961年由各州共同组建,总部设在美因兹,播放“第二套节目”。另外一些卫星电视节目如德国电视台的“1 PLUS”和私营电视台如“SAT 1”、“RTL”、“PRO 7”也拥有大量观众。
对外关系  1999年德在基本保持外交连续性的同时,更加注意维护自身利益,进取意识增强。上半年,德利用轮任欧盟主席国和八国集团主席的机会,大力推进欧盟一体化建设,积极参与解决科索沃危机,国际地位和影响提升。德外交政策的重点依次是:推动深化和扩大欧盟,巩固与北约的关系并致力于建立欧洲独立安全和防务体系,保持同美国的紧密联盟,保持和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大力开拓中东欧,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谋求在国际组织中上发挥更大作用。
【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认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增强;东西方和南北方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和金融安全因素突出;人口、气候、恐怖和贩毒等问题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危险加剧,需要各国合作对付共同面临的挑战;实现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通过经济合作和发展援助来保护人权、维护和平与预防危机,减少经济与社会的不公正。
关于欧盟一体化建设:坚持深化和扩大欧盟,主张欧盟尽快实行内部机构改革及建立共同外交和防务机制,在不影响行动能力的同时接收新成员。在德主持下,欧盟达成了“2000年议程”,旨在进一步改革共同农业政策和财政政策。德还积极推动欧盟就建立欧洲独立防务作出决定。
关于欧洲安全:认为北约是保障欧洲安全最重要机制,主张改造北约,除保持集体防御职能外,还应具有对付防区外安全威胁的能力,同时增加政治职能和欧洲的发言权。主张北约继续东扩,但应同对俄关系保持平衡。不赞成北约“全球化”。提出北约应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至少应在北约内部对此进行讨论。
关于科索沃问题:表示尊重南联盟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支持科索沃阿族独立,但认为南联盟在科索沃侵犯人权,国际社会有权进行军事干预。参与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同时积极谋求在联合国范围内政治解决危机。科索沃战争结束后倡议和参与制定《东南欧稳定公约》,通过欧盟提供453亿马克用于科索沃重建(占欧盟国家出资总额的26%)。
关于联合国作用和安理会改革:认为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唯一能为各方接受的国际集体安全机制,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全与和平方面的特殊作用与权威是任何别的国际组织所不可替代的,应维护和加强联合国的作用,但安理会的构成及运作机制已不能反映世界的现实,改革势在必行。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关于裁军、军控和核不扩散:认为裁军、军控及建立信任措施是防止冲突的重要措施,声明永不谋求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主张无条件、无限期延长核不扩散条约,所有有核国家承担不转让、不扩散核技术的义务,全面禁止核试。欢迎俄批准《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希美俄尽快进行第三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谈判。要求全面销毁化学武器和全面禁止使用杀伤地雷。
  关于人权问题:积极维护和推行西方的人权观,强调人权是其外交政策的重点之一。主张人权具有普遍性,人权无国界,认为人权和法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前提。科索沃战争后,德表示将有选择地参与境外“人道主义干预”行动,认为这不是干涉别国内政。
【同西欧国家的关系】德努力为德法英“小三角”关系注入新的活力,在维系“德法轴心”的同时加强德英关系,以增强欧盟决策和行动能力。 1月20日,菲舍尔外长访法并在法国民议会发表演讲,称法是德在欧洲最亲密的朋友和最重要的伙伴,如果没有德法密切合作,就不可能有欧洲货币联盟和共同外交、安全政策。2月,德法首脑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非正式会晤,就欧盟财政改革问题交换意见。7月27日,德新总统劳首次出访即按惯例访法,法总统称此访充分体现了双方对德法关系的重视。10月14日,施罗德总理和若斯潘总理共同出席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的德法宇航工业公司合并协议的签字仪式,称两公司的合并是欧洲航空和航天工业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11月,施罗德总理和希拉克总统举行第74次德法首脑会晤。同年6月8日,施罗德总理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伦敦发表了一份呼吁革新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联合文件,主张社会民主主义摆脱左和右的教条,走一条更为务实的道路,增加经济活力和公民的自我责任感,减轻企业负担,实行更为合理的公共财政政策。10月18日,英国防部长胡恩访德,与德国防部长沙尔平就英德军事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强调,推进欧洲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符合英德的共同利益。
德与其它西欧国家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1月5日,施罗德总理与西班牙首相阿兹纳尔举行非正式会晤,就欧盟财政问题交换了意见。1月15日,菲舍尔外长访问瑞士。1月20日,施罗德总理访问荷兰。同日,挪威首相访德。3月15日~17日,施罗德总理访丹麦、瑞典、芬兰、荷兰、比利时、奥地利、希腊,就欧盟委员会辞职事件和欧盟改革问题与其领导人交换意见。7月12日,菲舍尔外长访问希腊,与希总理、外长就科索沃局势、欧盟扩大及塞埔路斯问题举行了会谈。7月14日,意大利总统钱皮访德。10月4~5日,施罗德总理访希腊,与希总理就希腊加入欧元区及欧盟扩大问题举行了会谈。11月29日,挪威总理邦德维克访德,施罗德总理表示支持欧盟加强与挪在外交与安全政策方面的合作。
【同美国的关系】 对美关系是德外交政策的主要支柱之一。2月8日,美国防部长科恩访德。2月11日,施罗德总理对美进行工作访问,同克林顿总统就科索沃局势等问题举行了会谈。加拿大总理克雷地安于1月26日访德。
    【同俄、独联体和东欧国家关系】 德重视俄在欧洲事务中的政治、安全作用,努力同俄保持和发展特殊关系。2月1日,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访德。2月18~19日,施罗德总理率6名部长访问俄罗斯,与俄总统、总理举行了会谈。德方希望俄保持稳定,允通过一些具体项目的实施支持俄经济的发展。俄方对德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维护俄利益表示感谢。双方还讨论了俄拖欠德债务和两国共同研制军用运输机等问题。10月14日,菲舍尔外长访俄,要求俄停止在车臣的军事行动并努力寻求可靠的政治解决办法。
德重视同独联体和中东欧国家关系,极力通过北约、欧盟东扩及发展双边合作加强在该地区的存在。1月7日,菲舍尔外长访捷克、匈牙利,表示德支持欧盟尽快接纳两国加入。2月18~20日,德联邦议院议长蒂尔泽访波兰。3月8日,捷克总理泽曼访德,两国总理会谈后表示,德捷已经了结二战后捷驱逐德国人和捷纳粹受害者赔偿等历史遗留问题,两国将共同致力于塑造未来。同日,菲舍尔外长以欧盟主席国外长身份访问前南地区,与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就科索沃局势举行了会谈。3月10日,斯洛伐克总理祖林达访德,施罗德总理表示德将更多利用在斯的投资机遇,支持斯向欧盟和北约靠拢。4月,德、波举行由总理、外长、国防部长和内政部长参加的双边磋商。5月18~19日,德总统赫尔佐克访问立陶宛、拉脱维亚,强调德将继续为两国政治、经济改革和加入欧盟、北约提供支持。7月8日,施罗德总理率4名部长访问乌克兰。9月1日和3~4日,德总统劳和施罗德总理在二战爆发60周年之际分别访波兰,表示德永远不能忘记在二战中袭击波兰的历史,希与波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9月8日,德捷总统在捷会晤。9月10日,施罗德总理访匈牙利,对匈为德统一所做贡献表示感谢。9月16日,德总统劳对斯洛伐克进行该国独立以来的首次国事访问,称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德愿为斯加入欧盟发挥作用。9月22~24日,施罗德总理访问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要求三国加快其政治、经济改革,德支持三国努力加入欧盟和北约。9月30日,施罗德总理访问捷克。10月11日,匈牙利总统访德。10月12~14日,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访德,德总统劳表示德将继续支持格回归欧洲和加入西方经济体系的努力。12月14日,德总统劳在事先未通知南联盟的情况下访问科索沃。
【同亚洲国家的关系】7月21~22日,菲舍尔外长访问土耳其,与土总统、总理、外长举行了会谈,表示德支持欧盟正式承认土入盟候选国的地位,要求土为满足入盟条件实现民主改革和改善人权状况。10月31日~11月2日,施罗德总理访问 日本,表示将积极加强两国各方面合作。双方一致同意支持对方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
【同中东国家的关系】 德认为中东地区形势直接触及欧洲“生命神经”,为增强在中东影响。积极介入该地区事务,建立和发展与该地区国家的双边政治经济往来。1月6日,以色列外长沙龙访德,菲舍尔外长表示,德非常乐意与以发展良好关系并希望中东和平进程取得进展。2月10~14日,菲舍尔外长出访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和埃及。2月21~22日,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访德,会见了德总理、议长、国防部长、内政部长。德方表示将积极支持中东和平进程,继续向巴提供援助。2月24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德,与德总理、外长、经济部长和发展援助部长举行了会谈。德方表示愿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并向埃及提供4000万马克发展援助。7月28日,菲舍尔外长对以色列进行工作访问,表示德以应加强两国关系,首先是经济关系。9月21~22日,以色列总理巴拉克访德,就对二战强制劳工的赔偿等问题与德总理举行了会谈。
【同拉美、非洲国家的关系】  重视发展与拉美、非洲国家的关系,努力扩大影响和开拓市场。3月1日~9日,德总统赫尔佐克访阿根廷、墨西哥。赫表示德将大力发展与两国的经贸合作并推动欧盟与两国关系的发展。9月29~30日,委内瑞拉总统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