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拓展交往功能
发布时间: 2003-05-10                                                                          访问次数: 1056

 在当今世界各种权威的大学排行中,西方世界的牛津、剑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名校总是雄踞榜首,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些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代言人和继承者,以其独有的理念和特性深深地诱导和主宰着世界大学的走向。在几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人类普遍知识的制造者、保存者和传播者,而且是世界历史及全球化历史的积极参与者及推动者。当前,面对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世界一流大学的交往功能正日益凸显:哈佛大学提出要在一个依赖知识来塑造的全球化时代,积极推动多元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大力提高本科生的教育质量并拓宽其全球视野;斯坦福大学提出要建设全球性大学;牛津大学提出要探索整个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要加强不同文化的认同和沟通,要培养独立思考、负责任的下一代;2002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与会的世界各著名大学的校长普遍意识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必须把知识和技术更好地应用到为全球人类谋求福利上来,必须加强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一流大学的交往功能,在全球化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世界一流大学拓展交往功能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开展跨国和比较研究

  建立独立的国际研究机构,通过对其他国家、民族及其文化开展广泛的跨国研究和比较研究,为社会、政府及公众提供信息咨询和决策参考,这是世界一流大学拓展交往功能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方式。

  从当前的情况看,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设有若干国际研究中心/所/系/院等。著名的如哈佛大学的俄罗斯研究所;耶鲁大学的东南亚研究中心;普林斯顿大学的近东研究中心;斯坦福大学的胡佛国际研究院;剑桥大学的非洲研究中心;牛津大学的拉美研究中心、巴西研究中心等。这些国际研究机构一般都对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进行系统、全面、及时和深入的研究。以牛津大学的巴西研究中心为例,这个研究中心的工作包括:开展跨国学术研究、举办讲座和论坛、互派访问学者、发表年度报告等。自去年巴西工人领袖卢拉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以后,巴西的改革和走向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因此,从2003年1月起,该中心就相继举办了系列讲座,几乎每天都有一场关于巴西的讲座。该中心主任Leslie Bethell教授举办了第一场讲座,讲座的名称叫做“对巴西左派的沉思:过去与现在”,此后相继举办了“巴西教育面临的挑战”、“巴西的对外贸易”、“当代巴西的统治、民主及社会参与”、“巴西的民族与区域:高卓传统的复兴”等等,最近的一次讲座叫做“巴西的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这些讲座对巴西的政治、贸易、文化传统、教育、外交政策等进行了及时、全面和深度的探讨,从而为英国政府、民众甚至国际社会预测和掌握巴西的发展动态,提供决策或参考依据。

实施多元文化教育 

  拓展大学交往功能体现在民族文化交流和教育上就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促进不同文明、文化和种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对别的种族和文化形成认同、宽容和理解的心态。

  多元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潮,而且是一种课程改革模式。为了实施这样的教育,许多世界一流大学对自己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如哈佛、耶鲁等大学开设的“核心课程”,斯坦福大学的“文化、思想、价值(CIV)”课程、哥伦比亚大学的“现代文明课程”等都直接服务于多元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此外,更多的世界一流大学则是直接把多元文化思想渗透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中,或者把多元文化和跨文化课程散布到多数院系或学科内部,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即是如此。以牛津大学为例,“东方研究”、“中国研究”、“英语语言文学”等分布在人文学科部(Humanities Division);而社会科学部(Social Science Division)则开设了“非洲研究”、“拉美研究”、“日本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了解本国和他国的文化、历史、种族、经济等打开了一扇窗口,从而促进了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了解。为了真正让学生理解其他文化、种族和国家,世界一流大学还非常重视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他们为学生开设了大量的“习明纳尔”(Seminar)课,通过讨论来加深对其他文明的了解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普林斯顿大学2003年春季在研究生中广泛开设“习明纳尔”讨论课,并准备在秋季继续开设这样的课程,其中计划开设的一门讨论课叫做“媒体在揭示国内外恐怖主义活动中的作用”,这门课程主要将讨论媒体对恐怖主义的反应及过去10年里媒体所报道过的恐怖事件,尤其要集中讨论“9·11”事件,并就媒体的这些报道如何影响美国政府及国际社会的内外政策发表评论。另外,世界一流大学还为学生们提供机会和条件去实际体验和感受这些课程,如哥伦比亚大学的“现代文明”课程就提供机会让学生在法国巴黎、德国柏林、日本京都、英国牛津作短暂学习;普林斯顿大学德国语言文化系提供机会让其研究生去实际的文化社区参加学者们的研究,并实际体验当地情况。

融合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促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提升人文素质,形成普遍认同的道德伦理和价值标准,是拓展交往功能的另一手段。

   近年来,由于人文素质的缺失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积极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大学的共识和普遍行动,2002年在中国陕西举办的“国际高等教育论坛”的主要议题即是如何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来自全球各著名大学的200多位校长和专家对此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此方面,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有着深厚的人文教育传统,但是,随着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其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也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造成了人文传统渐趋衰微,但是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视,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指出,大学要重视人文学问的传授;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认为,全球化时代的大学要探索一切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所有方面,要培养一个成功社会所需要的普遍的社会美德和个人美德,如独立思考、心境澄明、想象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个人责任感、社会良知、同情心等,与此相应,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开始反弹,为世界一流大学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世界一流大学在加强人文教育方面主要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一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扬自身的人文传统优势,复兴人文精神。面对人文传统的衰微,世界一流大学主要通过在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来增加对西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以牛津大学为例,在本科生课程中,盎格鲁-撒克逊历史、英格兰的历史文化、基督教历史、欧洲中世纪哲学、古希腊哲学等占有较大比例。而普林斯顿大学则专门实施了人文主义研究计划,这项计划需要学习以下课程:“圣经与西方传统文化”、“从远古到中世纪:文学与艺术”、“从远古到中世纪:历史、哲学与宗教”、“从文艺复兴到当代:文学与艺术”、“从文艺复兴到当代:历史、哲学与宗教”、“西方视野中的伊斯兰世界”等。另外,世界一流大学还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庆典仪式等多种途径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传统。二是重构大学理念,倡导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的指导作用。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绅士教育,耶鲁大学强调培养有教养的人等。三是强调普通教育的基础作用,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的世界一流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已经占到本科生课程总数的25%以上,如哈佛大学学士学习需要学完32门课程,其中通识课8门,占课程总量的25%;斯坦福大学占总学分的22%;哥伦比亚大学占26%;芝加哥大学则高达50%。

  此外,世界一流大学还通过举办海外教育、开展国际合作教育或者开设网上教育等多种形式拓展其交往功能。

  总之,全球化时代是一个交往的时代,大学的第四大基本功能——交往功能正日益凸显,但是,由于大学不可能是一种价值中立的文化机构,因此在参与全球化交往中它也就不可能扮演“绝对正义者”的角色,当然,由于知识的普遍性以及大学组织的独有特性,大学,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无疑是推动文化全球化的最佳主体,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重视发挥大学的交往功能。(陈 超)

来源: 《科学时报》2003年4月22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