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瑞典皇家理工大学硕士项目(4+2)申报通知

来源:国际合作处【点击数:3719

瑞典皇家理工大学(KTH)成立于1827年,主校区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是欧洲的10强大学之一。在校学生17000人,其中博士生1600人。该校有建筑和工程硕士项目1190个,工程学士项目476个,国际硕士项目175个,博士项目1596个。20129月,我校与KTH签署“4+2学生联合培养协议。当年10月我校开始推荐学生参加KTH“4+2学生项目。目前,已有30多名我校学生参加了该项目。

  

一.项目涉及专业

建筑、土木、交通、生物技术、计算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工程物理、信息和通信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医学工程、数学等等(参阅附件KTH专业列表)。

  

二.申请要求:

 120176月本科毕业

 2学习成绩优良

       3英语要求:托福90或雅思6.5

            注意:最晚需在201721前提供英语成绩。对方目前也接受东大托福77或雅思6.0的学生暂时申请。)

     4院系推荐

  

三.授课语言:英语

  

四.费用:

项目学费为SEK310000(约合人民币23万元)

按学分收取学费,每学期30 ECTS。根据以往情况,每学年学费约11万多人民币左右(建筑专业学费约在人民币20万多)。对特别优秀的学生,KTH会减免其学费。2014年我校有2位学生获得KTH全免学费的奖励。

(注:学费加生活费每年约需20万多人民币,两年约需40万多人民币。)

奖学金:只有少量奖学金,请参见瑞典KTH网站,以及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网站。不过,最好不要抱什么希望。

生活费:每月约6000-8000元人民币(约合7000-10000瑞典克朗)

  

五.申请时间表:

  

              1申请截止日期:

东南大学申请截至日期20161130(周三)

该校申请截止日期为:   2016116

  2. 面试时间:   2016128(周四)

              3. 入学时间:    20178

              4. 录取结果公布:2017324公布录取情况。

  

六. 4+2项目报名的步骤:

1首先,申请者通过所在院系向东大学生处申请;

2.  申请者可到KTH硕士专业页面http://www.kth.se/en/studies/master)查询自己感兴趣专业的录取要求。

3.  申请者到(www.universityadmissions.se网上申请并交纳报名费,将KTH列为第一志愿的瑞典院校,申请KTH的相关专业。网上报名成功后会获得一个application number。然后,申请者在该网上提交申请。报名材料除托福成绩外,绝大部分均可上传提交(托福成绩需委托ETS直接寄送至瑞典)。

4申请者将个人信息(参见附件中的excel表格样表),填入该表中,并在该表中给出在报名网站注册时所以的电子邮件地址,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将该表发送给东大国际合作处张老师,邮箱为zwuyi@seu.edu.cn),表中需包含申请者的网申号(application number)。

  

七.东南大学有关负责机构:

1. 学生处负责本项目的选拔工作。联系人:施老师,联系电话:52090283
      2. 国际合作处负责对外联系。    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52090195

  

八.报名注意事项:

1 KTH网站上有详细的报名具体流程描述和问题解答。

2若有问题,可直接发送邮件至KTH-China@kth.se询问。

3对于目前没有英语成绩或英语成绩不达标的同学,可先报名并参加KTH 128的面试(想参加面试一定要在对方网站上网申并交报名费),亦有被KTH录取的机会。

4申请者最多可以申请4个专业。申请专业前,一定要查清相关专业的录取先决条件(所需专业背景、所需某类课程学分等),否则,被录取的机会将会减少。

5学生的邮件地址最好是GmailHotmail等国外常见邮件供应商的。KTH发现,KTH与国内的邮件往来会时有丢失。

6. 请不要重复报名,即不要一个人同时报几个国家的学生国际项目。

  

  

附件:(仅供参考)

14+2 application(样表)Application 2017 template.xlsx

2KTH Master Brochure 2015-16 LeafletKTH Master Brochure 2015-16 Leaflet (mod by Xun).pdf

3KTH Master Studies 2015-16KTH Master Brochure 2015-16.pdf

4KTH介绍KTH presentation October 2015 China students SEU.pdf

  

  

  

        东南大学国际合作处

                                                                             二○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